※ 蟑螂的種類:

    全世界蟑螂約4000多種,只有少數入侵人類住家,稱為住家蟑螂,本篇只討論住家蟑螂。

    台灣常見蟑螂有美洲蟑螂(大蟑螂),德國蟑螂(小蟑螂)及棕色蟑螂。蟑螂是

次於塵螨的第二大過敏原,而大蟑螂的過敏球蛋白強度是小蟑螂的5倍,毒性更強。

    小蟑螂因繁殖能力超強,最難防治,所以分佈最廣。家有過敏氣喘兒,除了塵螨外,別忘了蟑螂。

※ 蟑螂的生態習性:

    蟑螂的四大秘笈,使其獲得「活化石」美名地位,遠遠領先其他生物。

一、雜食性:無所不吃,葷素不忌,絕不挑食,生存機會大增。

二、自割與再生:蟑螂遭遇殘害時,(將被捕住之肢体自行切割),(保命要緊,以後自割部位又能再生)。

三、趨觸性:全身上下扁平,又有油質,遇到攻擊時,立刻閃進極細之縫隙內,平時也躲在縫隙中,避免危險。

四、偵測氣流:最厲害的一招,腹部末端兩侧有一對尾毛,能偵測氣流。白天(開門關門)(人進人出)氣流混亂,表示危險,不能出來。晚上(人去樓空)(門窗緊閉)氣流穩定,表示外面安全了,可以出來狂歡覓食。這就是為什麼半夜蟑螂爬滿流理台,白天卻看不到半隻的原因。

另外:小蟑螂的母性超強,交尾後數日在腹部末端形成卵鞘,內有小卵約38個,直到小卵發育完成,快要變成小小蟑螂時,才脫離母體,所以,小蟑螂的卵鞘被破壞的機會幾近於零,這就是為什麼小蟑螂如此猖獗的原因。

※  蟑螂的為害:

      蟑螂的支氣管結構薄弱,水份很容易從氣孔蒸發,所以喜歡潮濕的環境。住家蟑螂多分佈於高溫、多濕、食物多、水源多的廚房、浴室、排水溝、垃圾桶附近。常出沒於廁所、垃圾堆排水溝等不衛生的地方。它們的腳上有很多鋼毛,沾滿了污泥、糞便、垃圾、細菌、寄生蟲卵、藏污納垢。意夜深人靜,

      爬遍人類的食物、餐具上,間接的把各種疾病傳播給人類。所以被認定為消化系統疾病的重要病媒。

如何防治?

一、改變環境衛生:

不給吃,最重要!食物密閉保存,廚餘垃圾密封,整理環境。

二、物理防治:

不給住,不給來,不給逃。

*不給住:室內的縫隙、裂縫立刻填埋,任何小於1.6公分的間隙都能藏蟑螂!

*不給來:夜間將浴室、廚房的排水孔蓋起,或換裝內有單向閥的排水孔蓋(水電行都有賣)。或是在排水孔上添加細目網。(不是紗窗網)  

*不給逃:黏蟑屋使用在環境衛生良好,或對殺蟲劑敏感的場所是不錯的選擇。但蟑螂繁殖速度太快,黏不勝黏,是其缺點。

三、化學防治:

a、化學合成除虫菊精噴霧殺蟲劑:具有刺激擊昏,速效等功能,人体能代謝分解,毒性低。但刺鼻臭味及易產生抗藥性是其缺點。

b、餌盒:市售餌盒大多以硼酸為原料,硼酸可以抑制消化酵素,使其餓死,藥效緩慢,卻安全低毒,又少抗藥性,值得推廣。但藥錠太硬,啃食不完全,幾乎99%都被丟棄,非常可惜。

c、餌膠:針對上述缺點及蟑螂之生態習性,於最近10年發展出餌膠。餌膠乃將毒餌,如愛美松、芬普尼、硼酸、陶斯松等混以矽膠製成,無色無味,柔軟好吃。以點狀打在蟑螂棲息之陰暗縫隙、裂縫內,一方面可以毒餌誘蟑螂,另方面,如果毒餌具有二次中毒效果者,可藉蟑螂的食屍性及食糞性,造成連鎖殺蟑,效果更徹底。

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

完全變態歷經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時期。蚊、蠅、蝨、蜂等屬之。

不完全變態:歷經卵、若蟲、成蟲三個時期蟑螂屬之。若蟲蛻皮約5 ~ 10 次,才變成蟲。

―― 母蟑只交尾一次,即可獲得足夠精子,供一生受精之用。

―― 暴露於核子輻射線,仍能存活。

―― 成蟲壽命超過100天,羽化後約7天即開始交尾,2 ~ 3 即產出卵鞘,黏於腹部末端,卵鞘內約有約38個卵,約22天即孵化成若蟲,破卵鞘而出。母蟑一生可產卵鞘4 ~ 9挾其龐大數目,大大危害人類。

 

 

不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

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

美洲蟑螂

徳國蟑螂

脫皮中的若蟲

若蟲

成蟲

亞洲總代理: 興同有限公司 地址:106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263號2樓 【環藥販賣字第63-100】

電話:(02)2771-3277  免付費專線:0800-202345  傳真:(02)2771-3329 官方Line ID:@ecogel

最佳瀏覽效果: 1280x800 解析度, BIG-5 中文繁體, IE 7.0 版本或以上瀏覽器

蟑螂藥、螞蟻藥、除蟑、除蟻、殺蟑、殺蟻、滅蟑、滅蟻、易克捷、一點絕、威滅、雷達、除蟑、除蟻